产品搜索
联系方式
产品目录
公司新闻

5大因素致市场预期正在改变

      每年12月25日至次年1月25日,是股市“冬播”期。但由于机构年终结账和年初杀回,盘面总是伴随种种刻意放大的利空,剧烈振荡。当市场一致性利空预期达到**时,就会出现非理性恐慌杀跌,冬播期就变成了恐慌期。但这种非理性杀跌不可能持久,*终或被利好,或被利空出尽所逆转,股市随之转好。
  那么,近期是哪些非理性利空预期导致恐慌杀跌呢?
  1.对2010年经济数据的非理性。
  当2010年GDP增长10.3%,CPI3.3%这组罕见亮丽的高增长低通胀数据公布后,若放在美国,股市涨几千点都有可能。照理在中国涨一二百点也不过分,但市场要么有人妄称这个数据是假的,要么认为该好数据意味着2011年将变成坏数据。于是做出群体非理性杀跌的选择。
  2.对2011年通胀失控的非理性。
  明明去年12月CPI4.6%比11月5.1%下降,明明政府已提出今年CPI控制在4%以下,但市场却仍认为,今年将超6%,甚至两位数,无视粮食连年大丰收、副食品和蔬菜生产周期较短,政府有能力控制物价,包括房价;无视货币工具对抑制通胀的作用;无视温和通胀有助于股市上涨的基本原理。
  3.对加息后果的非理性。
  央行行长已反复声明:将谨慎动用加息之类的货币工具,但每个周末前,市场就会传言将加息,将加息对股市的作用妖魔化。殊不知,印度、巴西、俄罗斯CPI高达8%—9%,已连续加息4次—5次,息率高达5%—6%,但股市照涨不误,且每加一次就上一个台阶。同样,中国在温和通胀下初期加息,股市更应以上涨来抵御负利率的损失。
  4.对人民币升值的非理性。
  本币升值,助涨股市,全世界皆然。唯独中国,对人民币连升10天、8天、4天麻木不仁,反认为这是利空。其实,业界不少人士如厉以宁、樊纲、李稻葵都建议,对付输入性通胀,光
  靠加息提准不管用,不如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和步伐,像2005年—2008年,一年升5%—7%也许更有效。一旦建议被采纳,股市可能涨得看不懂,很可能是今年*大的利好。
  5.对趋势操作的非理性。
  3816点以来明明已单边重挫16.48%,但市场仍众口一词要补2656点的缺口。去年底2800点—2900点时,30家大机构都预测今年*低2700点。但破了2800点,就改叫2600点;破了2700点,就改叫2300点。这种“没有*低、只有更低”的非理性思维和行为,就是不足一个月连挖四“坑”的原因。回头看,都中了年终结账机构的“奸计”,绝大多数杀跌者没能在缺口未补尽下如数或加码将割肉筹码补回,甚至踏空。
  6、对估值和价值标准的非理性。
  中国股市早就与国际接轨,进入“一股N制估值”时代。但市场许多人却非理性提出:小盘股还要跌,市盈率要向大盘股看齐。于是不仅新股集体破发,而且上市半年到一年的新兴产业小盘股也大面积破发。市场已遗忘了几个基本事实:从估值看,在2700点以下,A股平均市盈率已降到15倍(按2010年业绩统计),堪比2005年998点、2008年1664点的水平,比2010年2319点时还低。再看跌幅,中小板跌幅达21.25%,创业板达21.24%,调整早已到位,甚至过头。实践证明,与估值、价值作对,必将遭到惨重失败,迎来的总是报复性修正行情。近一个月来的非理性杀跌,将人性两大弱点——贪婪和恐惧表现得****。
  上周探到2661点后,终于出现报复性逆转。尤其是在“国八条”、沪、渝征房产税这两大*严厉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,连涨3天,收出周阳线。这表明,市场已由先前的利空预期,开始转变为利多预期。
  **.回归价值。年报平均业绩大致增30%,估值有望由15倍复归到20倍。
  **.回归基本面。在高增长和温和通胀下,股市有理由维持振荡箱体,即复归2800点—3200点区域。
  第三.回归新兴产业热点。新兴产业政策将是全年乃至未来五年的持续热点。需强调的是,新兴产业股不局限于中小创业板,应包括主板。如近期火爆的高铁概念,就属于**装备这一分支。当然,同样破发,次新股的价值就比新上市的高,那些以七八十倍甚至上百倍市盈率发行的新股,即使破发,也不值得修复。
  第四,回归“抑指数做个股”的缩容策略。市场现有资金无法启动大盘股,只能在二线蓝筹和中小盘股中做“结构性行情”。不能对指数过于奢望,只能通过个股跑赢大盘。
  第五,回归高成长高送转主题。根据股市“下跌50%,解套100%”的原理,要想挽回损失,主要靠捕捉新兴产业高成长、高送转股。尤其是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社保基金的,如拟10送15的中瑞思创,10送12的星河生物都是社保重仓股。
  *后两个交易日,一旦收复2770点—2780点,即收复20天线、五周均线,就意味着春生行情拉开序幕。
 
 
Copyright@ 2003-2024  临清市伟业精机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